刻刀下的传承与创新!央视关注海口龙塘雕刻艺术传承人

2024-08-08 20:09:56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ng体育官方网站这位正在制作木质挂画的人叫王科美,是海南省龙塘镇远近闻名的一位工匠,这幅为客户订制的木质挂画,经历了选材、绘图,如今已到了最为关键的步骤——雕刻。

  锤声阵阵,木屑飞花,刻刀所经之处,一幅寓意着祥和富贵的飞鸟花卉图渐露新颜。

  这个作品难点是这个花,花开的时候你要雕到里面,有镂空的时候你要雕镂空,镂空的就有难度,太细了容易断,需要用功的,用力的大小要适度。

  龙塘镇不大,乡亲们总是互有往来,提起王科美,大家最先谈到的总是他的雕刻作品。

  王科美从事龙塘雕刻50多年来,不仅在雕刻技法上屡有创新,而且还丰富了创作内容,把传统经典和现代风物有机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美学风格。他早期创作的蟠龙酒坛、椰子罐和龙凤糖罐曾被送到国外参加国际展览,后来创作的冼太夫人石像、《“雕刻之乡”石壁图》等作品,一举奠定他为海南龙塘雕刻艺术的代表人物。

  2010年,王科美被评为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海南龙塘雕刻艺术代表性传承人。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王科美继承发扬了这一古老手艺?在开拓创新的过程中,他又攻克了哪些难关呢?

  1954年,王科美出生于龙塘镇文彩村,从曾祖父那辈人开始,王家就在龙塘镇做起了泥雕和木雕。回想幼年,王科美始终记得祖父那双粗大的手成天在捏泥、雕泥,一坐下就是半天。

  我这个作品是以前我爷爷把这个作品造型出来的,经常搞这个,这个是当家庭用的烛台。我就看这个型造得不错,所以我对这个雕刻的印象,我就把他这个造型复原起来。

  也许是技艺的代代传承赋予了王科美骨子里的天分,刚上小学三年级,他就对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时他可以一边看着《三国演义》《西游记》这样的小人儿书,一边把书上的人物临摹下来。16岁时,王科美以父为师,踏上了学艺之路。

  泥巴是没有那么硬,没有那么大,主要是你用手来捏这个就容易学,木雕就不能搞坏,要雕坏了就补不了了,所以我从小就是学泥雕。

  匠人会先根据创作内容,在泥料上捏出大致的轮廓,然后再用泥巴修修补补,完成塑形,最后才是用刀具精雕细刻。这样一来相较于木材和石材的坚硬易碎,泥雕有着更大的容错空间,更适合新人练手。但是,泥雕作品往往体积较小,想要在方寸之间刻画出细腻的图案,对于手法方面的要求还是很高的。少年时的王科美如何提高自己的技艺呢?

  搞泥雕难,关键是搞那个人物。假如我雕这个人头,这个人物主要是想雕一个有一点笑容,嘴的角度要向上面,不能向下面,下面就苦相了。搞笑容的眼睛不能搞太大,搞太大了好像凶,所以眼睛要不大不小。

  最开始王科美总是感觉他在泥上雕出的人物虽然五官端正,但缺乏神采。父亲和他说,问题就出在细节处理不到位上,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并告诉他,想要雕刻作品栩栩如生,匠人必须要注重平日生活里的观察。从那以后,王科美就随时随地把身边的人当做模特儿,看着他们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把人物细微的特征记在心里,并一次次应用到创作中。天资聪慧再加上后期的努力,王科美在泥雕方面技艺精进,也渐渐在这个小镇上崭露头角。

  1976年,22岁的王科美进入龙塘镇陶瓷厂,当上了一名设计师。在厂里的这段时间,他设计了一系列很有影响力的作品。比如这个名为椰子罐的泥雕作品,一般它用于家中的糖果储存,为了防虫防潮,王科美独具匠心地在罐子底部做了镂空设计,这在当时算是一大创新。

  时代的发展总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上世纪90年代后,龙塘镇上陶瓷制品的需求面越来越窄,龙塘镇陶瓷厂也因效益不好而倒闭。王科美离开工厂,开始考虑如何转型。龙塘镇地处海口市琼山区,多岩石,多树木,土层浅,自古是一个人多地少、石多粮少的地区。特殊的地理条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起居甚至风俗习惯。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种生存环境,这种地理环境孕育出来这些大批的工匠。这些工匠是有一定的审美,这种审美都特别符合老百姓的生活所需,所以我们无论从祠堂、寺庙,还有民居建筑以及我们生产的工具,都是这些石制品延伸出来的,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冼恩文,在龙塘镇从事石雕也有几十年光景,手法纯熟。王科美从陶瓷厂出来最先找到他合作,两人领衔组成一个石雕团队。而面对正在改变的市场环境,他们能找到新的出路吗?

  1995年,与龙塘镇毗邻的新坡镇计划落成一座冼太夫人纪念馆,施工规划中有一项内容,要在纪念馆广场中央建一座大型的冼太夫人石雕像。承办方寻遍民间高手,最后选中了王科美。而当这位身经百战的工匠接到订单时,他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难度相当大,主要是那个石头太大,3米多高,3米多长,一个石头不用切的,选料相当困难。第二个难度主要是人物的问题。冼太夫人的形态,还要骑马,你要找那个人物出来。第一次雕,不一定能把立体感雕出来。

  冼太夫人是我国南北朝至隋初岭南地区人,一生都在维持岭南的稳定,为这样的人物雕像,成功了是一名匠人终生的荣耀,可一旦失败,也将是他职业生涯里难以抹去的污点。

  王科美最先要攻克的难点便是选材。龙塘周边散布的石头虽多,但要找到符合作品这么大的实属不易,另外石材如果孔洞过多过大,也会在淘汰之列。王科美带领团队走遍乡野,足足花费两周的时间,才终于找到了一块天然的火山石,其形态、质地和大小,都非常吻合要求。

  这块巨石按照图纸规划,经过切割、打磨等工序后,就等着雕刻了。可就在这关键时刻,王科美却并没有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而是把自己关在了家里。他在苦苦思索,该如何雕刻才能不出一丝纰漏?

  比如搞不注意就有裂纹,或者搞太重了,搞坏了就废了,浪费工,浪费石头,所以难点就是你要再去找一个石头,也不好找。

  看着冼太夫人的画像,在看着自己家中陈列的往期泥雕作品。一个新的想法在他脑海中闪现出来。

  我就用那个泥巴来雕一个人物出来,搞小的。领导全部看到,这个可以了,我就用这个来搬到那个石头面前,按照尺寸来放大。

  王科美充分发挥了多年来在泥雕上积攒的功力,把冼太夫人雕刻得和参考画像别无二致,再根据承办方的建议精细修改,直到对方满意为止。这样一来,按照既定的泥雕放大比例,再完成一个一模一样,只是放大了的石雕,就避免了直接在石头上雕刻可能会犯下的不可逆转的错误,确保了一次性成功。

  看我们安装的时候,全村人都来了,大大小小都来看,这个庭院都是满满的人。我们用吊车来安装,谁都赞成,相当成功,相当好。我是雕这个英雄人物出来,雕好了,对海南文化当做推广了,我也是感到很自豪。

  然而让王科美没想到的是,成功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多久,新的挑战再次降临到自己眼前。

  随着时间推移,先进的生产设备与日益发展的运输行业使石雕生产得以产业化,井然有序的机器生产渐渐取代精挑细琢的手工雕刻。大批沉重的石雕在机器轰隆隆的打磨声中逐步成型,而后被装载上船,从福建等地运到海南岛。

  机械雕刻的东西雕得比较好,而且效率高,所以我们手工来说,工(时)多,比不上那个机械的东西搞得光滑,各方面比较有差别,所以我们这个订单很少了,一步一步少了,所以那个工人好多又改行了。

  石雕手艺该如何抵挡时代变迁的潮流呢?百思不得其解之时,王科美常常在镇子上溜达。龙塘这座古镇走过风雨,带着时间的印痕,无论是楼阁庙宇,还是祠堂民居,都因为龙塘雕刻的融入而显得那么别具一格。看到这些,王科美似乎找到了答案。

  梅兰菊竹、花鸟、麒麟送子已经雕很多了,所以我想把这个老传统重新创新起来,有关于老传统的文化,地方的风俗。

  2006年,龙塘镇文化活动广场建成,它坐落于全镇的中心位置,是地标性建筑。作为门面,其大门的设计要体现龙塘特色。广场负责人找到王科美,让他设计两幅石雕壁画,既要美观,又要凸显文化底蕴。反复思考后,王科美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我想雕这个人物,根据我们龙塘石雕、木雕、泥雕,从老传统传下的几百年,古老的也有,现在新时代的也有,小孩的也有,代表意思是需要把老传统一代一代传下来。

  用雕刻的技法来展现雕刻的历史沿革,这种很有创意的想法得到了广场负责人的认可,但对于王科美自己来说,却颇具挑战性。要想整理出这门古老手艺关键的发展节点并形成图案,谈何容易。于是他跑去图书馆查资料,阅读相关文化期刊。同时,一有机会就和镇上的老人闲聊,积攒素材。

  就这样,王科美梳理出龙塘雕刻历史发展脉络,一个个鲜活的匠人形象也跃然纸上。在雕刻过程中,王科美信心满满,几经锤炼,他的技法已相当成熟,刻刀深凿浅敲,线条破石而出,形态各异的人物在叮当作响中变得栩栩如生。而正当作品接近完成之时,意外发生了。

  如果因为一处小的裂纹而耽误了整个工期的进度,王科美感到不值,多年的经验让他渐渐冷静下来。他细细观察着裂纹的走向,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将错就错,让这处裂纹变成创作的一部分呢?

  脚的那部分裂了,本来这部分是平的,裂了我就又雕到里面,看起来像裤管一样。

  接下来的雕刻过程,王科美更加小心。经过一个月的时间,这个由两幅石壁图构成的名为“雕刻之乡”的作品终于和全镇的乡亲们见面了。作品不仅在细节的雕刻上手法细腻,而且在整体处理上也堪称完美。

  不仅在雕刻内容上有所创新,王科美还紧紧抓住海南传统文化的精髓,复刻了一批大家喜闻乐见的经典形象。龙塘雕刻手工作品在这个小镇上再次复苏,很多传统工匠又回到了老本行。

  我们这个雕刻艺术从业者越来越少,我怕失传,所以我准备把龙塘雕刻这门手艺积极传下去,不让它失传。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