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别上博!人民广场开馆27年首次暂闭汉白玉石兽依然兀立

2024-09-03 00:46:27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NG体育2023年10月9日起,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闭馆进行展厅调整,将于2023年年底前重新开放部分展厅。上博方面表示 ,此次暂别也是文物搬迁及上海博物馆东馆布展需要。

  澎湃艺术获悉,除了疫期中不得已被迫闭馆,这是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自1996年开馆以来,首次长时间暂停开放。上博东馆目前仍在紧锣密鼓地调整与布展中。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常设陈列线上展厅将继续为观众敞开:观众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PC端或移动端访问上海博物馆官方网站,即可线多年前所打造的博物馆经典陈列将在线上“永不落幕”。

  2023年10月9日上午11点,上海博物馆门前的暂别公告 澎湃新闻记者陆林汉摄影

  澎湃艺术10月9日上午在地处人民广场的上海博物馆南门前看到,两侧的展览海报仍在,汉白玉石兽雕塑依然兀立,偌大的广场一片寂寥,原先排队观展的盛况早已不再,只有一二观众在暂别通告前静读。事实上,早在一个多月前(2023年9月4日),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的中国古代青铜馆、中国古代雕塑馆、中国古代陶瓷馆、中国历代印章馆、中国古代玉器馆、中国历代货币馆已经闭馆调整。10月8日晚,随着中国历代书法馆、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明清家具馆、中国少数民族工艺馆、“实证中国——崧泽·良渚文明考古特展”和“与时偕行——金石传拓技艺”特展的关闭,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的大门暂时合上,待年底重新亮相。

  “虽然有些遗憾,但暂时的关闭是为了更好的上博,非常期待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与东馆的重新开放!“市民李女士对澎湃艺术说。

  一位从湖北出差上海路过上博的沈先生说,他每次来上海必看上海博物馆,“因为喜欢中国古代艺术,到上海不到上博就感觉没来一般,这次非常不巧,但非常理解,也十分期待上博在今年底的重新亮相,到时一定专门过来。”

  据上博馆方介绍,暂别期间,上海博物馆将在人民广场馆南广场前开设留言亭,温情守候每一位关心支持上博事业发展的观众,倾听观众们的心声和期待。

  据悉,上海博物馆于1952年12月21日正式开馆,原址在南京西路325号原跑马厅大楼。1959年,迁入河南南路16号原中汇银行大厦。1972年起,开国内博物馆风气之先,将综合陈列改为中国青铜器、中国陶瓷、中国绘画等专题陈列,奠定了上海博物馆常设陈列的基本模式。

  1996年10月12日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全面建成开放,人民广场馆常设陈列在艺术化表现手法、空间营造、色彩氛围渲染、展柜个性化设计组合、照明设计理念等方面敢于探索和创新,将珍贵的文物以及深厚的研究用属于上海博物馆的陈列形式语言展现给每一位观众,堪称经典,得到业界同仁的赞赏,在国内外博物馆界享有盛誉。

  上海博物馆馆藏文物近102万件,其中珍贵文物14万余件。文物收藏包括青铜、陶瓷、书画、雕塑、甲骨、符印、货币、玉器、家具、织绣、漆器、竹木牙角、少数民族文物等31个门类,尤以青铜、陶瓷、书画最为突出。上博人民广场馆曾有十个艺术陈列专馆、四个文物捐赠专室和三个特别展览厅,着力体现各艺术门类的完整发展历史,体系之完整、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开馆至今的23年,推出的一系列展览或活动,也承载着几代文博爱好者满满的回忆。不少孩子,在这里第一次走进博物馆;2001年底,在此展出的“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在“文博热”尚未到来之际,便是轰动全城的事件;2012年,上海博物馆建馆60周年,再次举办了《幽蓝神采——元青花大展》《翰墨荟萃——美国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展》等具有学术高度和社会影响力的大展;近年来,“大英博物馆百物展”“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更是现象级的展览。

  “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闭幕前夕,上博大堂蜿蜒曲折的队伍等待观展

  尤记得,5月7日晚,直至零点,上海博物馆内灯火通明,人头攒动。上博用一场持续24小时的“艺术嘉年华”活动,为“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做最隆重的告别,这场持续98天的特展终于落下帷幕,这也刷新了中国博物馆收费特展的观展人数新纪录:超过42万人次。

  回顾展览开幕后近百天的时间里,凡是经过上博南广场的人总会被门口漫长的队伍所吸引。事实上,门口的队伍几乎是上博特展的常态,从某种意思上讲,也是公众对上博的肯定。

  回溯上博过往办展历史,“上博出品”一直就是高品质的代名词。而重视国际合作交流也是上海博物馆一贯以来的传统,其中不乏举办重磅的西方艺术经典展。自上博人民广场新馆建成开放以来,与英国,美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知名艺术机构均有合作办展。近十年来,上博举办的轰动一时的大展,既有自主策划、汇聚全球十几家重要艺术机构馆藏的“元代青花瓷器大展”(2012年)、“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2018年),也有与国际知名艺术机构大英博物馆、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等合作引进的“大英博物馆百物展”“黑石号出水文物大展”等。

  2017年6月29日,上海博物馆,二楼“大英博物馆百物展”展厅前,排队进入尾声的观众继续耐心等待工作人员放行进入展厅。视觉中国 图

  展出过的西方经典则包括梵高的《麦田》、莫奈的《睡莲》,来自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的提香、委拉斯开兹、鲁本斯、凡·代克、戈雅,美国艺术300年,太阳王统治下的法国,泰特不列颠美术馆康斯太勃尔、透纳、米莱的风景画以及“美国艺术八十载”中,爱德华·霍普《夜游者》的孤独感也曾久久存续于展厅,令人回味。

  在中国古代艺术方面,2001年底,集结了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的珍贵文物的“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开创了大馆合作的先河。展子虔《游春图》、阎立本《步辇图》、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王羲之《兰亭序》冯承素摹本、杜牧《张好好诗》等名件皆在上博人民广场馆展出。其中,在名声最大的《清明上河图》前甚至要单独排队五六个小时。

  在“国宝展”取得成功的基础上,上海博物馆后来又连续和日本各大博物馆、美国各大博物馆联合举办“晋唐宋元书画大展”,这在国内都是首创的,都取得了很大的效果。

  2012年,上海博物馆“翰墨荟萃——美国收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开幕仪式。

  比如,2012年建馆六十年之际推出的“翰墨荟萃——美国收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云集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四家收藏的中国古代书画;“元代青花瓷器特展”展出了来自土耳其、伊朗、英国、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以及国内文博机构和上博本馆的收藏;近年来“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也在上博馆藏的基础上,向故宫博物院、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等海内外15家重要收藏机构借藏。一场场重量级大展,也展示了上博的学术力量和策划能力,以及与世界级场馆深度合作的号召力。

  近年来,“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宅兹中国”和“崧泽·良渚文明考古大展”相继推出,展出河南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的商代妇好鸮尊、跽坐人形玉佩,以及良渚“琮王”“钺王”“玉权杖”等文物。

  每个被反复提及和回味的展览,都是上博立足自身馆藏与学术能力,呈现策展能力与学术研究“比翼齐飞”的经典案例。

  虽然线下展厅暂时关闭,但人民广场馆常设陈列线上展厅将继续敞开。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PC端或移动端访问“上海博物馆官方网站”,即可线多年前所打造的博物馆经典陈列将在线上“永不落幕”。

  据上博方面介绍,上博博物馆线上开放的常设陈列展厅共10个,分为两大类:全景展厅与三维虚拟展厅。其中,中国历代书法、中国历代绘画、中国少数民族工艺、中国古代玉器、中国明清家具和中国历代货币等6个线上展厅采用全景技术真实还原展厅全貌和展品细节;中国古代雕塑、中国古代青铜、中国古代陶瓷和中国历代玺印等4个线D渲染技术,增加交互功能,丰富观众体验。

  上海博物馆曾在往年特别展览线上展厅中采用全景技术,通过相机对展厅进行1:1比例真实采集还原,像素可达千万级,既为观众呈现真实的展厅环境,也让观众可欣赏高清晰的文物展品。

  在常设陈列的部分线上展厅中,上海博物馆首次尝试了Web3D渲染技术呈现三维虚拟展厅,该技术现场采集数据量巨大,后期制作复杂繁琐,考虑到观众的互联网浏览习惯,既要通过三维虚拟展厅呈现展品丰富的内容,又不能降低观众线上游览的体验感,对制作过程中庞大的数据叠加进行了轻量化处理,并对用户操作方式反复打磨优化,实现了无需下载插件即可通过浏览器在展厅中畅游体验,目前国内博物馆线上展厅中鲜有该技术的使用。今后,随着博物馆研究成果、图像、视频等资源的不断丰富,三维虚拟展厅的内容也可不断“生长”,还可根据实际展陈替换展品,这是全景展厅所不能实现的。

  据介绍,到2025年,上海博物馆以构建海内外体系最完整的中国古代艺术通史陈列为主的东馆建成开放;以特展主题展为主的人民广场馆整体更新改造升级;以长江口二号古船为核心的北馆启动建设,“一体三馆、全城联动、特色清晰、相辅合璧”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