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钵喷泉Flower pot fountains

俄罗斯联邦概况

2024-09-25 01:55:00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3∶2。旗面由三个平行且相等的横长方形相连而成,自上而下分别为白、蓝、红三色。俄罗斯幅员辽阔,国土跨寒带、亚寒带和温带三个气候带,用三色横长方形平行相连,表示了俄罗斯地理位置上的这一特点。白色代表寒带一年四季白雪茫茫的自然景观;蓝色既代表亚寒带气候区,又象征俄罗斯丰富的地下矿藏和森林、水力等自然资源;红色是温带的标志,也象征俄罗斯历史的悠久和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白、蓝、红三色旗来自1697年彼得大帝在位期间采用的红、白、蓝三色旗,红、白、蓝三色被称为泛斯拉夫颜色。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取消三色旗。1920年苏维埃政府采用新国旗,由红、蓝两色构成,左边为垂直的蓝条,右边的红色旗面上有一颗五角星和交叉着的铁锤和镰刀。此旗后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国旗。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后,国旗图案作了修改,为一面红旗,左上角有金色的五角星、镰刀和铁锤图案。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改称为俄罗斯联邦,随后采用白、蓝、红三色旗为国旗。

  俄罗斯 【国徽】为盾徽。1993年11月30日,俄决定采用十月革命前伊凡雷帝时代的、以双头鹰为图案的国徽:红色盾面上有一只金色的双头鹰,鹰头上是彼得大帝的三顶皇冠,鹰爪抓着象征皇权的权杖和金球。鹰胸前是一个小盾形,上面是一名骑士和一匹白马。双头鹰由来可追溯到公元15世纪。双头鹰原是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一世的徽记。拜占庭帝国曾横跨欧亚两个大陆,它一头望着西方,另一头望着东方,象征着两块大陆间的统一以及各民族的联合。1453年,曾辉煌一时的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英勇战死。他的两个弟弟,一个臣服于奥斯曼帝国,另一个带着两个儿子和女儿索菲亚·帕列奥洛格逃到罗马。后来,这两儿一女在其父死后被罗马教皇抚养成人。当时的罗马政治家们为了借助俄罗斯的军事力量抵御土耳其人,便用联姻的方式将索菲亚许配给了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索菲娅由此佩戴着拜占庭帝国威严的双头鹰徽记来到了俄罗斯。索菲娅协助夫君伊凡三世把俄罗斯的土地基本上联合到一起,形成了一个疆域辽阔的统一的国家。1497年,双头鹰作为国家徽记首次出现在俄罗斯的国玺上,直至1918年。1993年11月30日,这只象征俄罗斯国家团结和统一的双头鹰又“飞”回到俄罗斯的国徽上。二十世纪末,国家杜马从法律上确定了双头鹰是俄罗斯的国家象征。

  公历新年:1月1日;东正教圣诞节:1月7日;俄历新年:1月13日;祖国保卫者日:2月23日,原苏联建军节;国际妇女节:3月8日;劳动者团结日:5月1日,原国际劳动节;胜利日:5月9日,伟大卫国战争胜利日;国家主权宣言通过日(国庆日):6月12日;人民团结日。

  2月23日曾是苏联建军节,俄罗斯独立后更名为俄罗斯“祖国保卫者日”,在民间也被称为“男人节”。从2002年起,俄政府宣布2月23日为全国法定休假日。

  1945年,苏联军民经过4年浴血奋战,以牺牲2700万人的代价,终于战胜了德国法西斯。自1945年起,苏联将5月9日确定为卫国战争胜利日。俄罗斯全国各地和独联体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当天也以各种形式庆祝这一节日。

  俄罗斯在1991年至1995年取消了红场阅兵式,从1996年起恢复在红场举行阅兵式。

  1990年6月12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国家主权宣言,这一天由此被称为俄罗斯国庆日。2002年后又称为“俄罗斯日”。

  2010年7月14日,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批准将9月2日设定为该国新的纪念日——二战结束日。

  ◆和谐和解日、1917年十月革命日、军人荣誉日:11月7日(原十月革命纪念日)

  ◆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2012年3月当选,5月宣誓就职。这是他继2000年、2004年后第三次当选总统

  1952年10月7日生于列宁格勒市(今圣彼得堡市),1975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此后,他在苏联克格勃系统工作15年,其中1985年至1990年在民主德国工作。1990年回国后,普京先后担任列宁格勒大学校长外事助理、圣彼得堡市市长顾问、市政府对外联络委员会主席和圣彼得堡市第一副市长。普京1996年8月出任俄总统事务管理局副局长,1997年3月出任俄总统办公厅副主任兼监察局局长,1998年5月任总统办公厅第一副主任。他1999年3月任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8月9日被任命为第一副总理兼代总理,8月16日就任总理。1999年12月31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宣布辞去总统职务,并宣布由普京代行总统职务。

  普京2000年首次当选总统,2004年成功连任,2008年任统一俄罗斯党主席,同年5月8日出任政府总理。

  俄罗斯宪法规定,每届总统最多连任一次。2008年,俄国家杜马通过宪法修正案,将总统任期由原来的4年延长至6年,从2012年新当选总统开始适用。

  1965年9月14日出生于俄罗斯列宁格勒(现称圣彼得堡),1990年毕业于国立列宁格勒大学法律专业,获法学副博士学位,同时以优异成绩留校任教。1991年,梅德韦杰夫到圣彼得堡对外联络委员会工作,任法律顾问。当时,普京任该委员会主任。1994年,梅德韦杰夫成为时任圣彼得堡市第一副市长普京的顾问。1999年8月,普京出任俄罗斯政府领导人之后,梅德韦杰夫来到莫斯科,担任政府办公厅副主任。普京入主克里姆林宫之后,梅德韦杰夫先后担任总统办公厅副主任、第一副主任和主任。2005年11月,普京任命梅德韦杰夫为政府第一副总理,负责国家发展规划、住房、资源、教育和卫生等领域的工作。2008年5月7日,梅德韦杰夫就任总统。2012年5月7日,俄总统普京提名卸任总统梅德韦杰夫为新总理。5月8日,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批准了俄总统普京对梅德韦杰夫出任新一届政府总理的提名。随后,俄总统普京签署命令,正式任命梅德韦杰夫为新政府总理。

  1931年2月1日出生于俄罗斯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达里茨基区布特卡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俄罗斯族。在家乡读完中学后,他于1951年考入乌拉尔工学院建筑系,1955年毕业。大学毕业后,他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市工作了30年,先后担任总工程师、建设局局长、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委等职。1984年,他当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委员。1985年,叶利钦被调往莫斯科出任苏共中央书记兼苏共中央建筑部长、莫斯科市委等职。1986年,他当选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并再次当选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委员。1987年,他被解除苏共莫斯科市市委职务。1987年至1989年,他任苏联国家建设委员会第一副主席。1988年2月和5月,他被解除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和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委员职务。1989年,他当选为苏联人民代表。在1990年7月举行的苏共28大上,以叶利钦为代表的“民主纲领派”提出的旨在改造当时苏联社会的一系列主张未被大会接受,他在大会结束时宣布退出苏联。1991年6月,叶利钦当选为俄罗斯联邦第一任总统。1991年12月,他同原苏联其他10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一起发表联合宣言,宣布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1996年,叶利钦再次当选为总统。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总统职务,并任命总理普京为代总统。

  1929年10月29日生于基辅,俄罗斯族人。他1953年毕业于莫斯科东方学院,1956年国立莫斯科大学研究生毕业,是经济学博士。1953年至1962年在国家广播和电视委员会工作,1962年至1970年担任《真理报》评论员和副主编(负责亚非国家),1970年至1977年,任苏联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1974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后转为院士,1977年至1985年任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所长,1985年至1989年任苏联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1988年11月被选为苏共中央国际政策委员会委员,1989年4月任中央委员,1989年6月至1990年4月被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联盟院主席,在1989年9月举行的苏共中央全会上,他当选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91年普里马科夫任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副主席,1991年10月国家安全委员会解散,同年11月他被任命为新成立的苏联中央情报局局长。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Mikhail Sergeyevich Gorbachev) 1931年3月2日生于苏联南部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普利里沃利诺耶村一个农民家庭,俄罗斯人。15岁起在农庄的拖拉机机械站任机械师。1950年进入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学习,1952年加入苏联。195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先后任苏联青年团边疆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斯塔夫罗波尔团市委,边疆区团委第二、。1962年3月任苏共斯塔夫罗波尔区域农庄一农场生产管理局边疆区党的组织员,同年12月任苏共斯塔夫罗波尔农业边疆区党机关局局长。1962年9月至1967年完成斯塔夫罗波尔农业学院的函授学习,获农业经济学的毕业证书。1966年9月任苏共斯塔夫罗波尔市委,1968年8月任苏共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委第二书记,1970年4月任。1971年起任苏共中央委员,历任苏共第22、24、25、26和27次代表大会代表和苏共第19次全国代表会议代表。1978年11月任苏共中央书记,1979年11月任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次年10月升为政治局委员。1985年3月11日当选为苏共中央。他是苏联第8-11届最高苏维埃代表,还曾任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代表,1985至1988年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委员。1988年10月1日当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89年5月25日,在首届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1990年3月14日,在第3次(非常)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苏联第一任总统。

  【行政区划】俄罗斯联邦现由83个联邦主体组成,包括21个共和国、9个边疆区、46个州、2个联邦直辖市、1个自治州、4个民族自治区。 2010年1月设立北高加索联邦区,这是俄第8个联邦区。

  【人口】人口约1.43亿,民族194个。其中俄罗斯族占77.7%。俄语是俄罗斯联邦全境内的官方语言,但各共和国有权规定自己的国语,并在该共和国境内与俄语一起使用。主要少数民族有鞑靼、乌克兰、巴什基尔、楚瓦什、车臣、亚美尼亚、阿瓦尔、摩尔多瓦、哈萨克、阿塞拜疆、白俄罗斯等族。俄语是俄罗斯联邦全境内的官方语言,各共和国有权规定自己的国语,并在该共和国境内与俄语一起使用。主要宗教为东正教,其次为教。根据全俄民意研究中心的调查结果,50-53%的俄民众信奉东正教,10%信奉教,信奉天主教和犹太教的各为1%,0.8%信奉佛教。

  俄罗斯是世界上人口减少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最新人口普查初步结果显示,2002年至2010年俄人口下降至1.429亿,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俄人口形势持续恶化,到2030年俄人口将降至1.39亿。俄罗斯政府总理普京在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发表2010年度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俄政府将增加投入,继续大力推行改善医疗、鼓励生育等刺激政策,利用所有资源,为有孩子的家庭提供支持,以促进人口稳定增长。根据初步预算,2011年至2015年政府将投入1.5万亿卢布(约合528亿美元),使出生率比2006年提高25%至30%。通过实施人口政策,2010年俄居民平均寿命已从2005年的65岁提高至69岁,预计到2015年,居民平均预期寿命将增至71岁。

  【自然地理】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其欧洲领土的大部分是东欧平原。它横跨欧亚大陆,东濒太平洋,西接波罗的海芬兰湾,东西最长9000公里,南北最宽4000公里,领土面积约1707.54万平方公里(占苏联领土面积的76%),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陆地邻国西北面有挪威、芬兰,西面有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西南面是乌克兰,南面有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东南面有中国、蒙古和朝鲜。东面与日本和美国隔海相望。海岸线公里。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气候多样,以大陆性气候为主。温差普遍较大,1月平均温度为-1℃到-37℃,7月平均温度为11℃到27℃。年降水量平均为150-1000毫米。

  【首都】莫斯科(Moscow),面积为25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54万,有850多年历史的国际大都市,也是俄罗斯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平均气温:1月-8℃,7月21℃。

  【简史】俄罗斯联邦,亦称俄罗斯。俄罗斯曾是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中最大的一个。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成为完全独立的主权国家,并成为苏联唯一继承国。

  俄罗斯人的祖先为东斯拉夫人罗斯部族。公元15世纪末,大公伊凡三世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莫斯科大公国。1547年,伊凡四世自封为“沙皇”,其国号称俄国。16—17世纪,伏尔加河流域、乌拉尔和西伯利亚各族先后加入俄罗斯,使它成为一个多民族国家。

  17世纪中期乌克兰和俄罗斯合并为统一的国家。1689年8月彼得一世正式亲政。经过1700—1721年的北方战争,俄罗斯得到了通往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使俄罗斯从内陆国变为濒海国。17世纪它击溃了波兰和瑞典封建主的入侵。1721年,彼得一世(彼得大帝)改国号为俄罗斯帝国。1812年俄罗斯消灭了入侵的拿破仑军队。1861年废除农奴制。1825年12月贵族革命者在彼得堡举行起义(即12月党人起义),被。1861年2月俄国废除农权制。

  1898年成立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苏联前身),在它的领导下,俄国工农群众经过1905年第一次俄国革命和1917年2月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二月革命),于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共和国成立不久,经过三年艰苦的国内战争,粉碎了14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和地主资本家的武装叛乱,保卫了苏维埃政权。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俄罗斯联邦同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包括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后扩至15个加盟共和国)一起加入。

  1990年6月12日,俄罗斯联邦第一次人代会通过《俄罗斯联邦国家主权宣言》,宣布俄罗斯联邦在其境内拥有“绝对主权”。1991年8月,苏联发生“8·19”事件。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通过决议,承认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个加盟共和国独立。12月8日,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三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在别洛韦日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12月21日,前苏联11个共和国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决定,前苏联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席位由俄罗斯继承。12月25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决定,将国家正式名称改为“俄罗斯联邦”(简称俄罗斯)。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至此,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成为完全独立的国家。

  1992年4月16日,俄罗斯第6次人代会决定将国名改为“俄罗斯”,从而恢复了历史上的名称;17日,最后决定使用两个同等地位的正式国名“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1993年12月12日,经过全民投票通过了俄罗斯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规定国家名称为“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意义相同。

  十月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1917年俄历10月25日(公历11月7日),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由此,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宣告诞生。苏联时期,11月7日是传统的全国性节日。每年的这一天,苏联都要在首都莫斯科的红场举行盛大的阅兵式,纪念十月革命。

  【宪法】1993年12月12日,俄罗斯联邦举行全体公民投票,通过了俄罗斯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同年12月25日,新宪法正式生效。这部宪法规定俄罗斯是共和制的民主联邦法制国家,确立了俄罗斯实行总统制的联邦国家体制。

  宪法规定,俄罗斯联邦总统是国家元首,是俄罗斯联邦宪法、人和公民的权利与自由的保障;总统按俄罗斯联邦宪法和联邦法律决定国家对内对外政策;总统任命联邦政府总理、副总理和各部部长,主持联邦政府会议;总统是国家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并领导国家安全会议;总统有权解散议会,而议会只有指控总统犯有叛国罪或其他十分严重罪行并经最高法院确认后才能弹劾总统。

  【议会】根据宪法,俄罗斯联邦会议(议会)是俄罗斯联邦的代表与立法机关。联邦会议由联邦委员会(上院)和国家杜马(下院)两院组成。联邦委员会由俄罗斯联邦每个主体各派两名代表组成:一名来自国家代表权力机关,一名来自国家执行权力机关,主要职能是批准联邦法律、联邦主体边界变更、总统关于战争状态和紧急状态的命令,决定境外驻军、总统选举及弹劾,中央同地方的关系问题等。

  国家杜马最早成立于1906年,是沙俄时代经选举产生的立法机构,1917年3月被解散。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于1993年12月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国家杜马。

  国家杜马是俄罗斯的立法机构,由450名代表组成,每4年选举一次,其中半数席位由全国225个大选区各选一名代表产生,另半数席位则由在选举中得票率超过5%的竞选党派按得票多少分配产生。根据俄宪法规定,任何没有跨越5%得票率“大关”的党派不仅不能参与党派竞选席位的分配,而且该党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在地方选区当选的代表也无权在国家杜马中单独组成议员团。

  国家杜马的主要职责是负责起草和制定国家法律、审议总统对政府总理的任命以及决定对总统的信任等。但国家杜马关于提起诉讼的决定和联邦委员会关于解除总统职务的决定,必须经过议会两院全体议员三分之二票通过,而且须由国家杜马不少于三分之一的议员提出建议。国家杜马下设国际事务委员会、安全委员会、国防委员会、立法委员会、经济政策委员会、民族事务委员会等33多个委员会。

  2008年12月30日,梅德韦杰夫总统签署了延长总统及国家杜马(议会下院)议员任期的宪法修正案。根据宪法修正案,俄罗斯总统和国家杜马议员的任期由原来的4年分别延长到6年和5年,政府领导人将每年向国家杜马汇报工作,接受杜马监督。

  2013年10月25日日,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通过一项《关于与作斗争新措施法》,规定亲友要对行为承担责任,造成的损失亲友要进行赔偿。11月22日,俄罗斯国家杜马通过一项法律允许俄液化天然气出口自由化,这项法律将打破多年来液化天然气出口由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垄断的局面。11月23日,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三读通过有关司法机构改革的宪法修正案,主要涉及组建新的最高法院、取消最高仲裁法院。

  【政府】俄罗斯联邦政府是国家权力最高执行机关。联邦政府由联邦政府总理、副总理和联邦部长组成。宪法还规定,各联邦主体(共和国、边疆区、州、自治州和自治区)的权利、地位平等。俄罗斯联邦主体的地位只有在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联邦主体根据联邦宪法进行相互协商后才能改变。

  【司法机构】俄罗斯联邦司法机关主要有联邦、联邦最高法院、联邦最高仲裁法院及联邦总检察院(最高法院和最高仲裁法院将合并)。不允许设立特别法庭。联邦对联邦委员会和国家杜马的法律、决定,联邦总统的命令,其他联邦机构的文件,各共和国的宪法,联邦主体的法律、章程和其他法规,联邦内部条约和国际条约是否符合联邦宪法,以及社会团体的成立和活动是否符合宪法的案件作出裁决。联邦还对联邦国家权力机关之间、联邦国家权力机关和联邦主体国家权力机关之间以及联邦各主体国家机关之间的权限纠纷作出裁决。联邦最高法院是民事、刑事、行政和其他案件的最高司法机关。根据联邦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对法院的活动实行司法监督,并对审判实践问题作出解释。联邦最高仲裁法院是对经济纠纷和仲裁法院审理的其他案件进行裁决的最高司法机关。根据联邦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对仲裁法院的活动实行司法监督,并对审判实践问题作出解释。联邦总检察院对犯罪案件侦查的合法性进行监督,支持在法院的公诉,为维护国家利益、公民的权利和自由而向法院提起诉讼,就国家机关、地方自治机关和公职人员的违法行为向法院提出异议。检察院系统实行集中统一领导体制。联邦委员会根据总统提名任命联邦、联邦最高法院和联邦最高仲裁法院法官以及联邦总检察长。

  2013年11月12日,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通过一项旨在成立新的最高法院的宪法修正案。根据这份修正案,俄罗斯最高仲裁法院将被撤销,其履行的职能将划归新的最高法院。新的最高法院将成为俄唯一的最高司法机关,处理民事、刑事和行政案件以及解决经济纠纷和处理其他司法管辖案件。修正案生效前将设立6个月的过渡期,在这段时间将完成最高仲裁法院职能向最高法院的移交工作。新的最高法院将由170名法官组成,由俄总统代表、社会院成员和法律专家组成的专门委员会负责法官的遴选工作。上述修正案还规定,俄罗斯副总检察长由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根据俄总统提名来进行任免,俄联邦主体检察长由俄总检察长提名报送俄总统批准。

  【政党】执政党为统一俄罗斯党,2001年12月1日成立,2003年12月在第四届国家杜马选举中获胜,是俄罗斯最有影响力和最大的政党,因其众多党员担任重要领导职务而被称为“政权党”。此前,普京虽然长期担任该党领导人,但不是该党党员,在俄罗斯开造了党外人士领导政党的先例。2011年12月,梅德韦杰夫也作为党外人士领导该党参加国家杜马(议会下院)选举。统俄党最终获238个席位,成为议会第一大党。

  统俄党前任领导人普京在2012年3月的大选中当选总统后曾表示,就任后他将辞去党领导人职务,并推荐梅德韦杰夫接任。梅德韦杰夫表示,愿接替普京担任该党领导人,并同时强调,自己打算以统俄党党员的身份来领导该党。2012年4月27日,梅德韦杰夫同意担任统一俄罗斯党领导人,接替普京。5月22日,统一俄罗斯党(统俄党)接受俄总理梅德韦杰夫提出的入党申请,同意其成为该党党员,从而为梅德韦杰夫出任该党领导人铺平了道路。

  俄罗斯军队是在前苏联军队基础上组建的。1992年3月16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发布关于组建俄罗斯国防部的命令,同年5月7日发布了关于组建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的命令。

  俄罗斯联邦总统、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俄罗斯联邦议会、俄罗斯联邦政府对保障国家安全、国防能力状况,对俄罗斯武装力量和其他军队的战斗准备程度、动员准备程度和战斗力负全责。俄罗斯联邦总统是国家元首和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军队的任务是抵抗外来侵略和履行俄罗斯承担的国际义务。

  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由管理机关、军团、兵团、部队、军事院校以及后勤部门组成。在组织编制结构上分为陆军、空军、海军3个军种和战略火箭兵、航天兵、空降兵3个独立兵种。未编入武装力量的其他军队包括边防军、内卫部队、联邦安全部所属部队、政府通信部队、联邦保卫总局、铁道兵、民防部队、国家消防局等。俄海军拥有太平洋舰队、北方舰队、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司令维特科)和里海独立区舰队。

  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领导与指挥体制是:俄罗斯联邦总统兼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对武装力量和其他军队实施全面领导,并通过国防部长和总参谋长对武装力量实施作战指挥。国防部长通过国防部对联邦武装力量实施直接领导。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总参谋部对武装力量进行作战指挥,对武装力量各军种的指挥通过各军种总司令部进行。

  2000年1月10日,俄罗斯总统批准了第2版《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构想》。4月21日,俄罗斯联邦总统又批准了第2版《俄罗斯联邦军事学说》,9月9日,俄罗斯联邦总统批准了《俄罗斯联邦信息安全学说》。

  2003年10月,俄罗斯又出台了《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发展的紧迫任务》文件。

  2008年7月,俄罗斯联邦总统批准了新的《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构想》。9月15日,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发布“重塑军队面貌”命令,开始了新一轮军事改革,主要内容为:精简人员、调整建制、实现军队常备化、更新装备及提高军队待遇等,计划至2012年军队现役人员裁减至100万,其中军官人数将从35.5万减至15万。

  2009年5月12日,俄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俄罗斯联邦2020年前国家安全战略》。2010年2月5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批准了新军事学说,认为北约东扩和战略导弹防御系统是俄罗斯面临的主要外部军事威胁。同日,梅德韦杰夫批准了俄罗斯2020年前国家核遏制基本政策。根据俄军事改革计划,俄武装力量到2020年前将全部转变为常规战备部队。武装力量将配备最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包括高技术装备,并有保障地解决核遏制问题。

  由于美国和其他北约成员国近年来加紧在俄边境地区部署导弹防御系统,2011年年底俄空天防御部队组建,职责包括防空和反导预警系统管理、宇宙空间监测、航天器发射及控制等。组建空天防御部队被认为是俄方针对反导系统制定的反制措施。

  为缓解北约东扩威胁,俄罗斯近年加快打造“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编队。此举被认为对俄罗斯重建海基战略核威慑力量具有里程碑意义。俄罗斯将在2020年前投入4.6万亿卢布(约合1万亿元人民币)更新海军装备。俄国防部修改了2011年至2020年国家武器计划,将在2020年前购置10艘“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使其成为俄战略核威慑力量的主力。2014年俄将恢复“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测试。

  2012年8月,俄罗斯防空导弹部队提出军队换装计划,到2020年,俄军将获得400多枚现代化陆基和海基洲际弹道导弹、能装备28个团的S-400防空导弹系统、装备38个营的“勇士”防空导弹系统和装备10个旅的“伊斯坎德尔”战役战术导弹系统,新型武器装备的比例不应低于70%。

  2013年11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预计2020年前俄海军列装的战略核潜艇将达8艘。俄战略导弹部队2014年将再装备22枚陆基洲际弹道导弹。2020年前各战略核潜艇列装时舰载武器也应同时到位。战略导弹部队的战斗装备应当能够应对各类现有或即将投入使用的反导系统,俄罗斯将继续优先发展战略导弹部队这一战略核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13年底,俄战略核力量的新技术装备将达到40%左右,空天防御部队将达到50%左右。俄罗斯军队武器装备现代化取得进展。俄空天防御部队稳步发展,部队战斗力已在多次演习和突击检查中得到证明。

  俄罗斯是当今世界核大国之一。根据俄罗斯与美国签署并于2011年2月生效的新版《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2018年前,双方应将战略核武器或已部署的核弹头削减至1550枚以下。

  目前,俄罗斯武装力量共有中央军区、东部军区、西部军区和南部军区4大军区。2014年12月1日,俄北极战略司令部正式开始运转。相当于俄罗斯的第5军区。北极战略司令部主要管辖俄罗斯在北极地区部署的所有部队,涉及俄现有的各个兵种,目的是保护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利益。

  【军队建制改革】2009年12月21日,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长马卡罗夫总结俄军“重塑军队面貌”改革成果时说,俄罗斯武装力量已完全由常规战备部队组成;俄军将军人数由原来的1200人减为780人;原有的35.5万军官也缩减为15万人;俄军调整了军官比例,改变了原先高级军官比重大、低级军官比重小的不合理现象;截至2009年12月1日,俄军已完全取消准尉军衔;在军区基础上成立作战战略和作战司令部,在战术层面上实现旅建制;空军取消所有航空团和航空师,在航空大队基础上建立航空基地;在高等军事院校基础上成立10个军事科研中心用于培养军事人才。

  2009年12月16日,俄罗斯联邦委员会通过决议,允许俄总统直接下令在境外动用军队。

  2010年7月,俄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命令,对俄武装力量进行大规模建制改革,俄罗斯将成立4大军区,并与此相适应地设立4大联合战略司令部。四大联合战略司令部:西部军区(莫斯科与列宁格勒军区合并而成、下辖北方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南方军区(北高加索军区、黑海舰队合并而成)、中央军区(伏尔加河沿岸和乌拉尔军区与西伯利亚军区部分部队合并而成)、东方军区(由远东军区、西伯利亚军区部分部队以及太平洋舰队组成)。新成立的联合战略司令部的总部将分别设在圣彼得堡、顿河畔罗斯托夫、叶卡捷琳堡和哈巴罗夫斯克。此前,俄罗斯武装力量分为莫斯科、列宁格勒、北高加索、伏尔加河沿岸和乌拉尔、西伯利亚以及远东六大军区。10月31日,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在接受俄国家电视台采访时说,俄罗斯军事改革将于2020年完成。根据俄军事改革计划,俄武装力量到2020年前将全部转变为常规战备部队。武装力量将配备最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包括高技术装备,并有保障地解决核遏制问题。

  【兵役制度】1993年2月11日,俄罗斯颁布《兵役义务与服役法》,规定义务兵的服役期限由苏联时期的24个月减为18个月;舰艇和海岸战斗保障部队义务兵服役由36个月减为24个月;高等学历义务兵服役期为12个月。目前,俄罗斯军队正在向合同兵役制过渡。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俄罗斯军队兵员补充将实行双轨制,即义务兵役制与合同兵役制相结合。从2008年1月1日起,应征入伍的义务兵服役期将从目前的2年缩短为1年。

  【兵力及军费开支】 军队人数不得超过全国人口总数的1%。2009年12月,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防委员会主席扎瓦尔津在会见各国驻俄武官时说,从2009年12月1日起,俄罗斯军队人数已经不超过100万人。

  历年军费开支为: 2000年(63亿美元)、2001年(78.5亿美元)、2002年(约91美元)、2003年(110亿美元)、2004年(137.16亿美元)。2005年国防预算为189.7亿美元,比2004年增加29%,是增长幅度最大的一年。2006年国防预算约为238.6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22%。2007年国防预算327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37%。2008年383.84亿美元。俄罗斯2009年国防开支将比2008年增加27%,达到2.4万亿卢布(1美元约合25卢布)。2010年,俄罗斯包括研发费用在内的国防开支总额为4870亿卢布(约合163亿美元),2011年为5740亿卢布(约合192亿美元),2012和2013年分别为7260亿(约合243亿美元)和1.16万亿卢布(约合388亿美元)。

  军事研发费用在国防开支中所在份额将由2010年的22%下降至2013年的16%。

  2014年俄国家国防订货额比2013年大约增长25%。2013年的国防订货额约为1.35万亿卢布(约合412亿美元)。

  【对外】 目前,俄境外驻军总数近5万人。驻摩尔多瓦共和国德涅斯特河沿岸俄军战役集团军1000人;驻南高加索俄军集群5000人,下辖第102军事基地(驻亚美尼亚久姆利);驻塔吉克斯坦杜尚别第201军事基地7000人;驻乌克兰塞瓦斯托波尔黑海舰队1.3万军人和1.6万文职人员;驻吉尔吉斯斯坦坎特空军基地140人;驻叙利亚塔尔图斯港海军物资技术保障站150人;驻非洲国家100人。俄航天兵在哈萨克斯坦雷沙干、塔吉克斯坦努列克、阿塞拜疆加巴拉、白俄罗斯甘采维奇驻有4个雷达站,在白俄罗斯维列伊卡驻有第43通讯站;在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驻有第5航天发射场,兵力约3000人。

  俄罗斯对外政策的总体目标是为国内发展创造良好外部条件,具体包括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促进建立公平、民主的世界秩序,在互惠基础上同各国及国际组织建立伙伴关系、全面保护俄公民和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推广俄罗斯语言和文化等。

  【与美国关系】2008年5月,俄美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民用核能合作协议,确定和平利用核能的基本准则,同意深化商务贸易、技术转让、研发等领域合作。协议允许俄罗斯进口和加工产自美国的核材料。2011年1月正式生效。2009年4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同意“重启”两国关系,7月,俄美决定建立由两国总统亲自领导的双边合作发展委员会,负责指导和协调两国各领域合作。7月6日,奥巴马首次访问俄,两国就进一步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达成共识,并签署关于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框架文件、关于美国物资过境俄罗斯运往阿富汗的协议以及两国核合作联合声明等文件。至2011年4月,美国迄今已自俄罗斯领空过境飞行1000次,向阿富汗战场输送了15万多人。

  2014年7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对俄罗斯重要经济行业实施制裁,以“回应其继续破坏乌克兰主权和稳定的举动”。

  【与欧盟关系】1997年签署的指导欧俄关系发展的文件《伙伴关系与合作协议》已于2007年年底到期。双方代表已就签署新协议进行了六轮谈判。2003年5月,俄欧双方就同意举行谈判建立四个“共同空间”:环境和能源合作的经济空间;自由、安全和司法合作空间;外部安全合作空间以及科技、教育和文化合作空间。这四个“共同空间”是通向欧俄战略伙伴关系“路线图”的主要内容,但双方进行了多年谈判未见成果。

  在影响欧俄关系发展的诸多障碍中,天然气合作问题最为突出。欧盟四分之一的天然气从俄罗斯进口,其中80%经由乌克兰输送。俄罗斯和乌克兰近年来多次因天然气费用问题发生争执,致使欧洲其他国家的俄罗斯天然气用户受到影响。近来,乌克兰又面临拖欠俄罗斯天然气费用问题。

  2008年,欧俄双边贸易额达到2800亿欧元。2009年6月俄总统梅德韦杰夫提议组织召开全欧峰会,制定新的欧洲安全条约,作为保障未来欧洲安全的法律基石。之后,梅德韦杰夫还在多个场合呼吁启动制定新欧洲安全条约的进程。11月29日,俄公布新的欧洲安全条约草案。据报道,草案实质是在欧洲大西洋地区的政治军事安全领域建立统一的、不可分割的空间,以便摆脱“冷战”遗产。2010年6月,德国总理默克尔与到访的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德国北部小镇梅泽贝格举行了工作会谈。双方同意提升欧盟与俄罗斯安全合作的层次。9月,俄罗斯和欧盟将建立国防和安全领域协调行动工作组。2011年6月17日,俄罗斯与法国签署订购“西北风”级战舰合同,金额达12亿欧元。这是北约成员国首次向俄出售如此级别的尖端武器。2013年11月26日,中断3年的意大利-俄罗斯峰会举行,会议重点讨论两国经济和社会领域合作,双方共签署7个政府间协议和21个经贸合作意向书。2014年7月29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和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发表联合声明,同意欧盟对俄罗斯采取进一步的一揽子制裁措施,涉及金融、军事、石油等领域。

  【与挪威关系】2010年9月,俄罗斯与挪威就两国在巴伦支海与北冰洋水域争议区域划界签署条约,双方长达40年的有关谈判就此结束。巴伦支海靠近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部,总面积超过140万平方公里。俄挪争议水域面积为17.5万平方公里,鱼类资源与油气资源丰富。2011年3月25日,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批准俄罗斯与挪威达成的巴伦支海划界协议,

  【与丹麦关系】2010年4月,丹麦首相拉斯穆森与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进行会谈,会后双方发表了关于两国建立“现代化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与印度关系】2009年12月,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与来访的印度总理辛格签署了两国联合声明,表达对全球反恐、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的共同立场。两国还就加强军事和民用核能等领域合作签署了协议。

  近年来,俄印领导人交往频繁。梅德韦杰夫2008年12月访问了印度,印度总统帕蒂尔则于2009年9月对俄罗斯进行了访问。梅德韦杰夫和辛格共同出席了2009年6月在叶卡捷琳堡举行的“金砖四国”领导人首次正式会晤,两人还在匹兹堡金融峰会期间举行了会晤。

  印度已成为俄罗斯第一大军事贸易伙伴,双方2012年的军备贸易额将接近77亿美元。

  【与日本关系】2009年5月12日,俄日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协议由俄罗斯总理普京和时任日本首相的麻生太郎在东京签署。该协议为框架性合作协议,确立了双方在和平利用核能领域进行互助的主要原则。协议规定,俄日将在铀矿探测和开发、轻水反应堆设计、建设和运营、核安全以及核材料供应等领域进行合作。2011年1月,俄总统梅德韦杰夫批准俄日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协议。2014年7月28日,日本政府发言人、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宣布,鉴于俄罗斯未能协助化解乌克兰危机,日方决定对俄追加制裁。

  【与白俄罗斯关系】1999年底,俄罗斯与白俄罗斯两国签署了建立联盟国家条约,条约于2000年生效。根据条约,俄白两国各自仍为主权国家,保持各自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在此基础上双方联合设立了具有超国家机构性质的最高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和联盟议会组织,负责处理两国在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和科学文化等领域里进一步合作的所有相关问题。2009年12月10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和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共同签署了建立联盟国家条约签订10周年声明,强调联盟国家建设的优先方向是巩固经济基础,在此基础上完善政治体制建设。

  【俄白哈三国关系】2007年10月,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三国宣布在欧亚经济共同体框架内建立关税同盟。三国在2009年6月就建立关税同盟的所有细节问题达成一致。从2010年1月1日起,俄、白、哈正式启动三国关税同盟运作机制,并于7月1日开始运行。2011年11月18日,俄、白、哈三国签署欧亚经济一体化宣言、欧亚经济委员会条约及欧亚经济委员会章程等文件,标志着俄白哈三国一体化进程进入新阶段。2012年1月1日,俄、白、哈三国启动统一经济空间,这意味着三国经济体一体化进程从关税同盟过渡到更高阶段。

  【与乌克兰关系】2010年4月21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和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在乌东部城市哈尔科夫签署协议,俄罗斯同意在原合同价格基础上优惠约30%向乌克兰出售天然气。作为交换,乌克兰同意把俄黑海舰队在乌南部克里米亚半岛塞瓦斯托波尔港口的驻扎期限在2017年到期后再延长25年。同年4月28日,俄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批准了俄乌关于延长俄黑海舰队驻乌期限的协议。5月17日,乌俄签署系列重要合作文件,这些文件包括乌俄国境划界协定、乌俄关于使用和发展“格洛纳斯”导航系统的政府间合作协议以及两国在银行、科学教育和文化等领域加强合作的协议。2012年7月12日,俄罗斯与乌克兰签署《乌俄战略伙伴关系内容宣言》和《乌俄亚速海、黑海和刻赤海峡海上划界声明》等重要文件。根据划界声明,位于刻赤海峡的图兹拉岛归属乌克兰,俄罗斯则保留在刻赤海峡的通航权。2014年4月1日,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一致通过一项由俄总统普京提交的法案,决定终止俄罗斯与乌克兰就黑海舰队驻扎问题签署的四份协议。

  【与吉尔吉斯斯坦】2011年9月,吉尔吉斯斯坦和俄罗斯加强能源合作,以保障吉尔吉斯斯坦的能源安全。俄罗斯天然气工业石油公司计划投资30亿卢布(约合1亿美元)在吉尔吉斯斯坦勘探石油和天然气资源。2012年8月,吉尔吉斯斯坦与俄罗斯达成共识,俄在吉军事设施在2017年租期到期后将继续保留15年。俄罗斯在吉尔吉斯斯坦的军事设施包括俄罗斯国防部的338通信基站和俄罗斯国防部反潜武器试验基地和俄罗斯国防部的一个地震监测基站。

  【与卡塔尔关系】2011年12月5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表声明说,由于俄驻卡塔尔大使季托连科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国际机场遭到安保和海关人员攻击,俄决定降低与卡塔尔的外交关系级别。

  【与中国关系】中俄两国拥有43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1949年10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建立外交关系。苏联解体后,1991年12月27日,中国外交部与俄罗斯联邦外交部在莫斯科签署《会谈纪要》,确认俄继承前苏联与中国的外交关系。

  从1992年两国“相互视为友好国家”,到1994年宣布建立“建设性伙伴关系”,再到1996年确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直至2001年7月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中俄关系连上四个台阶。2012年6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期间,双方发表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平等信任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2014年5月,共同签署了《中俄关于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的联合声明》。

  ◆ 中俄边界问题:2008年,中俄两国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为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基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建立在睦邻友好、平等互信、互利合作、共同发展基础上的新型国家关系。双方以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为指针,大力加强在政治、经济、人文、科技、军事等领域的合作。

  黑瞎子岛又名抚远三角洲,俄罗斯称大乌苏里岛,位于中国东北乌苏里江和黑龙江汇合处,是一块冲积而成的三角洲,总面积约335平方公里。2008年10月14日,中俄在黑瞎子岛举行了两国国界东段界桩揭幕仪式。黑瞎子岛西侧约171平方公里陆地及其所属水域正式划归中国。2010年11月,中俄总理第十五次定期会晤发表联合公报宣布,双方将共同对黑瞎子岛进行综合开发。从2011年7月20日起,位于中俄边境的黑瞎子岛将迎来首批游客。2012年3月30日,黑龙江省公安边防总队黑瞎子岛公安边防执勤点举行揭牌仪式,标志着公安边防部队正式对黑瞎子岛中方区域实行常态化治安、边境管理。

  近年来,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继续全面深入发展。两国高层交往密切,相互信任加深,各领域合作取得积极进展。

  2000年7月,俄总统普京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2001年7月,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双方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02年12月,普京总统来华进行国事访问。2003年5月,国家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双方签署联合声明。2004年9月,总理正式访问俄罗斯并举行中俄总理第九次定期会晤。10月,普京以总统身份再次访华,中俄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并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主席和普京总统共同表示,这一协定的签署,标志着中俄边界线月,国家主席赴俄罗斯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庆典。6月2日,中国和俄罗斯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互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批准书,这标志着两国彻底解决了所有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6月底至7月初,国家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两国签署《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和《中俄联合公报》。9月,国家主席会见了俄罗斯总统普京,双方就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同年9月,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主席米罗诺夫访华,与委员长举行会谈,标志着中国全国人大与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和国家杜马定期交流机制全面启动。10月,总理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四次会议。11月,俄罗斯总理弗拉德科夫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同总理举行中俄总理第十次定期会晤。

  近年来,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继续全面深入发展。两国高层交往密切,相互信任加深,各领域合作取得积极进展。

  2000年7月,俄总统普京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2001年7月,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双方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02年12月,普京总统来华进行国事访问。2003年5月,国家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双方签署联合声明。2004年9月,总理正式访问俄罗斯并举行中俄总理第九次定期会晤。10月,普京以总统身份再次访华,中俄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并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主席和普京总统共同表示,这一协定的签署,标志着中俄边界线月,国家主席赴俄罗斯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庆典。6月2日,中国和俄罗斯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互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批准书,这标志着两国彻底解决了所有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6月底至7月初,国家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两国签署《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和《中俄联合公报》。9月,国家主席会见了俄罗斯总统普京,双方就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同年9月,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主席米罗诺夫访华,与委员长举行会谈,标志着中国全国人大与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和国家杜马定期交流机制全面启动。10月,总理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四次会议。11月,俄罗斯总理弗拉德科夫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同总理举行中俄总理第十次定期会晤。

  2006年3月,总统普京再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俄罗斯年”开幕式和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开幕式,两国并签署了联合声明,并签署了22个合作文件,涉及政治、外交、能源、投资、金融、交通等领域。5月,委员长访问俄罗斯。2007年3月,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中国年”开幕式。两国签署了联合声明。2007年11月,总理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出席“中国年”闭幕式。2008年5月23日至24日,梅德韦杰夫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重大国际问题的联合声明》,并发表《中俄元首北京会晤联合公报》。7月21日,中俄外长共同签署两国政府关于中俄国界线东段的补充叙述议定书及其附图,这标志着中俄4300公里的边界全线月,总理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并举行中俄总理第十三次定期会晤。12月31日,国家主席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相互致电宣布启动中俄“语言年”。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2009年在中国举办“俄语年”。

  2009年5月,委员长对俄罗斯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并出席中俄议会合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同年6月,国家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并发表联合声明。10月12日至14日,普京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出席中俄总理第十四次定期会晤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八次会议,并共同出席中俄建交60周年庆祝大会暨中国“俄语年”闭幕式。两国发表联合公报,见证了12项双边合作文件签字仪式。9月23日,国家主席在纽约会见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中俄双方正式批准《中国东北地区同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10月27日,中、俄、印三国外交部长在印度班加罗尔举行第九次会晤。并签署联合公报。

  2010年9月,梅德韦杰夫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双方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11月15日,中国外交部长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印度外长克里希纳三国外长在中国武汉举行第十次中俄印外长会晤,并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和印度共和国外交部长第十次会晤联合公报》。11月,总理正式访问俄罗斯并举行中俄总理第十五次定期会晤、出席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2011年6月,国家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双方签署《中俄关于当前国际形势和重大国际问题的联合声明》,发表《中俄元首关于〈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0周年的联合声明》。9月,委员长对俄罗斯进行正式友好访问。10月11日俄罗斯总理普京对中国进行为期两天的正式访问,并与举行中俄总理第十六次定期会晤,双方签署联合公报。

  2012年6月5日至7日,普京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双方签署《中国和俄罗斯关于进一步深化平等信任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等一系列合作文件。12月,总理在俄罗斯莫斯科举行中俄总理第十七次定期会晤,并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

  2013年3月,习主席对俄进行国事访问,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合作共赢、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2013年9月,委员长对俄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并出席中国全国人大与俄联邦委员会合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2013年10月22日至23日,俄总理梅德韦杰夫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参加中俄总理第十八次定期会晤。双方共同签署《联合公报》。国家主席习会见了梅德韦杰夫总理。

  2014年2月,国家主席习赴俄罗斯索契出席第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习在索契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5月,俄总统普京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亚信第四次峰会,双方共同签署了《中俄关于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的联合声明》。10月,国务院总理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中俄总理第十九次定期会晤,双方签署《中俄总理第十九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分别会见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纳雷什金和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主席马特维延科。

  2015年5月,国家主席习访问俄罗斯,并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视频)。两国元首共同签署并发表了《中俄两国关于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倡导合作共赢的联合声明》、《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并见证了能源、交通、航天、金融、新闻媒体等领域多项合作文件的签署。

  1996年4月,中俄两国元首在北京达成关于两国高层领导人交往机制化协议。随后,为落实这一协议,充分发挥中俄合作潜力,提高合作效率,双方决定建立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12月,总理对俄罗斯进行工作访问。两国总理定期会晤机制正式启动。定期会晤机制确立后,中俄两国总理定期会晤每年举行一次。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下设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人文合作委员会和能源谈判代表会晤三大机制,是中俄两国政府全面规划、指导和促进双边合作的重要机制,为促进中俄两国关系和各领域务实合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俄两国互为最大的邻国,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近年来,随着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稳步推进以及两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双边经贸合作快速稳定发展,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能源、科技、通信、金融、交通等各领域合作全面、深入开展,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2010年,中国已跃升为俄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总额达554.5亿美元。2011年中俄两国贸易额达800亿美元,同比增长42.7%。2012年中俄贸易额再创历史新纪录,达到881.6亿美元,较上一年增长11.2%。2012年,中国继续保持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双边贸易额达881.6亿美元,同比增长11.2%。中国连续多年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2013年双边贸易额达870亿美元。未来双边贸易额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预计2015年中俄双边贸易额将达1000亿美元,到2020年将达2000亿美元。

  能源合作是中俄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2008年建立中俄能源对线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在被誉为“中国凤冠最高点”的漠河宣布中俄原油管道中国段正式开工建设。7月3日,俄罗斯议会下院批准了4月份由俄中双方签署的《中俄石油领域合作政府间协议》。2011年5月31日,国务院副总理与俄罗斯政府副总理谢钦在莫斯科举行了中俄能源谈判代表第七次会晤。双方就全面扩大和深化中俄能源合作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

  中俄石油管道北起俄罗斯的斯克沃罗季诺市,南至大庆,全长1030多公里,分为斯科沃罗季诺至漠河的俄罗斯段和漠河至大庆的中国段。其中约63公里的俄罗斯段已于2009年4月27日开工建设。

  2014年5月21日,中俄签署两国政府东线天然气合作项目备忘录、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两份能源领域重要合作文件。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累计合同期30年。主供气源地为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的伊尔库茨克州科维克金气田和萨哈共和国恰扬金气田,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负责气田开发、天然气处理厂和俄罗斯境内管道的建设。中石油负责中国境内输气管道和储气库等配套设施建设。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目标市场主要是中国东北、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满足中国国内能源消费增长、改善大气环境、优化能源利用结构、促进能源进口多元化等需求,并带动沿线地区相关产业发展。

  在两国领导人的提议下,两国于2006年在中国举办了“俄罗斯年”,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了“中国年”。为巩固“国家年”取得的成果,两国决定2009年在中国举办“俄语年”,2010年在俄罗斯举办“汉语年”活动。2012年和2013年分别在中国和俄罗斯举办俄罗斯旅游年和中国旅游年。据统计,截至2012年3月,中国有两万人在俄罗斯留学,有很多人学习俄语;俄罗斯有20多个孔子学院,有1.2万俄罗斯人在中国留学,有130所学校开设中文班,有1.5万学生学习汉语。2014年3月28日,“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开幕式在俄罗斯圣彼得堡隆重举行。

  2009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为390161亿卢布(1美元约合30.4卢布),比2008年下降7.9%。

  2010年俄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增长3.8%,工业生产同比增长8.3%。

  俄罗斯国际储备主要包括外汇储备、黄金储备、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2008年8月8日,俄国际储备达到峰值5981亿美元。俄国际储备的最低点出现在1999年4月2日,当时仅为107亿美元。

  截至2013年5月17日,俄国际储备总额为5124亿美元,比一周前下降80亿美元,降幅约为1.5%。

  俄2012年8月22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第156个成员。

  【资源】俄罗斯地大物博,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种类多,储量大,自给程度高。森林覆盖面积为8.67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51%,居世界第一位。已探明天然气蕴藏量为4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探明储量的35%,居世界第一位;石油探明储量为65亿吨,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3%;煤蕴藏量为2000亿吨,居世界第二位;铁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约占30%;铝蕴藏量居世界第二位;铀蕴藏量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4%;磷灰石占世界探明储量的65%;镍、锡占世界探明储量的30%。铝、铀、黄金等蕴藏量也均居世界前列。丰富的资源为俄罗斯工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后盾。

  【工业】俄工业基础雄厚,部门齐全,以机械、钢铁、冶金、石油、天然气、煤炭、森林工业及化工等为主。

  【农牧业】俄农牧业并重,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玉米、水稻和豆类等。俄是世界产粮大国,2009年,粮食出口量居世界第三位。经济作物以亚麻、向日葵和甜菜为主。畜牧业主要为养牛、养羊、养猪业。俄农业生产主体主要由农业企业、个体农民和普通居民三部分构成,粮食和经济作物主要由农业企业生产,而马铃薯和蔬菜主要由普通居民生产。农业人口675.6万人,占总就业人口的10%。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13%。

  【旅游业】为新兴经济部门,近年来发展较快,但在国民经济中尚不占重要地位。俄旅游业仅占国民生产总值3%。目前,俄已通过《俄罗斯至2015年旅游法发展战略》,根据该发展战略,2015年前俄将投资3万亿卢布发展旅游,每年到俄罗斯旅游的外国游客将达到3200万人。国内主要旅游点是莫斯科、圣彼得堡、黑海疗养地、伏尔加河沿岸城市和滨海边疆区。

  【交通运输】各类运输方式俱全,铁路、公路、水运、航空都起着重要作用。水运方面,主要海港位于波罗的海、黑海、太平洋、巴伦支海、白海等,包括摩尔曼斯克、圣彼得堡、符拉迪沃斯托克、纳霍德卡、新罗西斯克等。空运方面,至2005年底,俄运行机场总数393个,其中国际机场70个,主要机场有莫斯科的谢列梅杰沃2号国际机场、谢列梅杰沃1号国际机场、伏努科沃1号国际机场、多莫杰多沃机场、圣彼得堡国际机场、下诺夫哥罗德机场、新西伯利亚机场、叶卡捷琳堡机场,哈巴罗夫斯克机场等。

  【对外贸易】俄主要出口商品是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品、金属及其制品、化工产品、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宝石及其制品、木材及纸浆等;主要进口商品是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食品和农业原料产品、化工产品及橡胶、金属及其制品、纺织服装类商品等。

  2013年11月22日,俄罗斯国家杜马通过一项法律允许俄液化天然气出口自由化,这项法律将打破多年来液化天然气出口由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垄断的局面。上述法律自2013年12月1日起生效。

  【能源合作】2009年8月6日,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与到访的俄罗斯总理普京在安卡拉签署了天然气和石油合作协议,允许俄“南溪”天然气管道通过土耳其领海。8月27日,俄罗斯政府通过了2030年前能源战略草案。该文件旨在最大限度地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以确保经济稳定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巩固俄罗斯的国际地位。草案将2030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分为三个阶段落实。

  俄罗斯领土跨越欧亚两大洲,自然而然地融合了东西方两种文化。俄罗斯重视发展文化事业,大量出版图书和报刊,建立了许多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俱乐部等群众性文化设施。俄还重视对博物馆珍品和历史建筑文物的保护,扩建和新建了许多博物馆。俄罗斯的博物馆按专业可分为革命历史博物馆、历史博物馆、艺术博物馆、各专业博物馆以及其他博物馆等。著名的大型革命历史博物馆有俄罗斯中央革命博物馆、国家历史博物馆、克里姆林宫博物馆、中央海军博物馆等。较大的艺术馆有莫斯科科列季亚克夫国家绘画陈列馆。俄罗斯文学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出现了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里、别林斯基、陀斯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肖洛霍夫、法捷耶夫等世界驰名的大文豪和作家。俄罗斯的美术源远流长,绘画有着悠久的历史,著名的艺术大师有列维坦列宾、苏里柯夫、克拉姆斯科伊等。俄罗斯的宗教音乐和民间音乐有着深远的历史传统,歌剧、交响乐和室内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气质,奔放豪迈。俄罗斯的戏剧艺术体裁和形式多样,最早出现在宫廷里,19世纪进入繁荣时期,果戈理的《钦差大臣》等社会戏剧充满强烈的时代气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同时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艺术大师。亚·尼·奥斯特罗夫斯基是19世纪50年代以后俄罗斯文坛众多的戏剧作家中最杰出的代表,被称为“俄罗斯戏剧之父”。俄罗斯的马戏团在俄罗斯也很受人们的欢迎,马戏团团员训练有素,技艺精湛。俄罗斯人有卓越的民间艺术。实用装饰艺术有金属、兽骨和石头的艺术加工,有木雕、木雕壁画、刺绣、带花纹的纺织品、花边编织等。最有名的工艺品有木制套娃、木刻勺、木盒、木盘等木制品。

  【风俗】 俄罗斯人交际时通常在三种情况下使用“你”:1、对16岁以下的儿童;2、近亲之间与同事之间(年轻人之间);3、年轻人对年轻人。对老年人、陌生人(儿童除外)和领导人则称“您”。对儿童可直呼其名,而对老年人、陌生人和领导人则应呼其名字加父称。目前在俄罗斯“先生”、“同志”、“公民”三种称呼并存。一般在商业机构、新闻媒体和官方机构中人们习惯相互称“先生”;以前在苏联时期普遍使用的“同志”,现在仍然在国营企业、军队、公安部门使用;而“公民”通常在公共场所使用,比如:火车站、商店等。在公开发言时,一般在发言人的姓后面加上“先生”、“同志”或其相应职称“教授”、“工程师”等,比如:“现在请扎罗夫教授讲话”。在写公函时,一般写收件人名字加父称;在非常正式的信函中收件人的姓前面应加上“先生”或其相应职称。大部分俄罗斯人都在家中用餐,只在上班的午休时间才去餐馆。遇有喜庆或举办婚礼时,俄罗斯居民通常都在餐馆举行,由邀请人付费。朋友聚会一般在家庭环境下进行。客人通常都带给主人小礼品(蛋糕、酒)和鲜花。

  【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始于1959年的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是苏联和俄罗斯最大的国际电影节,1972年定级为世界A类电影节,是全球12个A类国际电影节之一,2000年起从每两年一届改为每年一届。其悠久历史仅次于威尼斯电影节。

  【克里姆林宫】(Kremlin)在莫斯科市中心,濒莫斯科河,曾为莫斯科公国和18世纪以前的沙皇皇宫。“十月革命”胜利后,成为苏联党政领导机关所在地。始建于1156年,初为木墙,后屡经扩建,至19世纪40年代建大克里姆林宫,为一古老建筑群,主要有大克里姆林宫、多宫、圣母九天教堂、参议院大厦、伊凡大帝钟楼等。宫内塔楼中最宏伟的有斯巴达克、 尼古拉、特罗伊茨克、保罗维茨、沃多夫兹沃德等塔楼,1937年,在塔楼上装置五角红宝石星。

  【彼得大帝夏宫】(Peter the Greats Summer Palace)位于芬兰湾南岸的森林中,距圣彼得堡市约30公里,占地近千公顷,是历代俄国沙皇的郊外离宫。夏宫是圣彼得堡的早期建筑。18世纪初,俄国沙皇彼得大帝下令兴建夏宫,其外貌简朴庄重,内部装饰华贵。当时的许多大型舞会、宫廷庆典等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彼得大帝生前每年必来此度夏。1934年以后,夏宫辟为民俗史博物馆。如今,夏宫已成为包括18世纪和19世纪宫殿花园的建筑群,由于它的建筑豪华壮丽,夏宫因而被人们誉为“俄罗斯的凡尔赛”。夏宫的主要代表性建筑是一座双层楼的宫殿,当年彼得大帝住在一楼,他的妻子叶卡捷琳娜一世(彼得大帝的第二个妻子)住在二楼,楼上装饰极为华丽,舞厅的圆柱之间,都以威尼斯的镜子作装饰。

  【冬宫】 (Winter Palace) 座落在圣彼得堡宫殿广场上,原为俄国沙皇的皇宫,十月革命后辟为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奇博物馆的一部分。

  冬宫初建于1754年至1762年,是18世纪中叶俄国巴罗克式建筑艺术最伟大的纪念物。1837年一场大火将其焚毁,1838年至1839年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冬宫再次遭到严重破坏,战后修复。

  冬宫是一座蔚蓝色与白色相间的建筑,高三层,宫殿长约230米,宽140米,高22米,呈封闭式长方形,占地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宫内有厅室1057间,门1886座,窗1945个。冬宫的亚历山大柱于1830年至1839年建成,以纪念1812年亚历山大一世率俄军战胜拿破仑军队这一伟绩。19世纪中叶,当时的俄国有一项特别的法律规定,圣彼得堡市所有的建筑物,除教堂外,都要低于冬宫。冬宫面向涅瓦河,中央稍为突出,有3道拱形铁门,入口处有阿特拉斯巨神群像。宫殿四周有两排柱廊,气势雄伟。宫内以各色大理石、孔雀石、石青石、斑石、碧玉镶嵌;以包金、镀铜装璜;以各种质地的雕塑、壁画、绣帷装饰;色彩缤纷,气派堂皇。十八世纪下半叶,俄国女皇叶卡婕林娜二世在位时,曾下令拨出一部分房子用来收藏世界著名艺术珍品,并把这些房子称作“埃尔米达日”(隐宫),后来随着收藏品不断增多,于1764至1789年间又先后建了小埃尔米达日和大埃尔米达日。如今,在冬宫宽敞明亮的展厅里,共有各类文物270万件,其中绘画约1.5万幅,雕塑约1.2万件,版画和素描约62万幅,出土文物约60万件,实用艺术品26万件,钱币和纪念章约100万枚。藏品分原始文化史、古希腊罗马文化与艺术、东方民族文化与艺术、俄罗斯文化、西欧艺术史、钱币、工艺7个部分,并按地域、年代顺序陈列在350多间展厅里,展览线公里长,因而有世界最长艺廊之称。十月革命后,1922年苏联成立了国立埃尔米达日博物馆。冬宫成为该博物馆的一部分。1905年沙皇政府枪杀前往冬宫请愿群众的“流血星期日”事件,就发生在冬宫前面的广场上。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参加十月革命的起义群众攻下冬宫,在这里逮捕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各部部长,这座昔日皇宫回到人民手中。

  【斯莫尔尼宫】 (Smolny)位于圣彼得堡市的斯莫尔尼宫建于19世纪初叶,是一座外观典雅的三层建筑。原为贵族女子学院,曾是苏共列宁格勒州委和市委机关所在地。斯莫尔尼宫正面长220米,主体建筑的两翼伸出,每翼各长40米,组成宫中的主要庭院。20世纪60年代又在正门增建8根壮丽的圆柱和7个拱形门廊,和其右侧巴罗克式建筑风格的斯莫尔尼修道院浑为一体,形成巧妙的组合,合称斯莫尔尼建筑群。“斯莫尔尼”一词来自俄语“沥青”,初建时这里属沥青厂。

  1917年“十月革命”期间,布尔什维克党军事革命委员会设在斯莫尔尼宫,为十月革命司令部。1917年11月7日至9日在大厅内举行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1917年11月中旬至1918年3月列宁曾在这里办公和居住过。

  【莫斯科大彼得罗夫大剧院】(简称大剧院,Bolshoi Theatre of Russia)始建于1776年,是俄罗斯历史最悠久的剧院,坐落在莫斯科斯维尔德洛夫广场上。1780年剧院改址到彼得罗夫大街上一所新建的石造剧院里,称彼得罗夫剧院,1805年剧院被焚毁。1824年,天才建筑师博韦在石造剧院的原址修建了新剧院,称大彼得罗夫剧院,简称大剧院,翌年1月28日举行落成典礼。1853年,大剧院又遭受火灾,1855—1856年重新修复,略加改建,成为19世纪中叶俄罗斯建筑艺术的典范,也是欧洲最大的剧院之一,并于1919年起成为国立示范大剧院。它的建筑既雄伟壮丽,又朴素典雅,内部设备完善,具有极佳的音响效果。剧场呈椭圆形,正面是大舞台,高达18米,台前是深深的乐池, 中间是一排排的观众席。其他三面是贴墙的包厢,总共五层,高21米。总统包厢在二层正中央,还有两个贵宾包厢设在舞台的左右两侧。包厢里放着几把鎏金包缎椅子,平时只供观赏。剧场可容纳2200名观众,整个内部装饰完全是宫廷式的,仅房顶的那个大吊灯就把一万三千块水晶和无数小烛台照得闪闪发光。

  俄罗斯 【普希金广场】(Pushkin Square)位于莫斯科市中心,旧称苦行广场,因旧时广场上建有苦行 修道院而得此名。1937年,为纪念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逝世100周年,当时的苏联政府把苦行广场改名为普希金广场。广场上耸立着4米多高的普希金青铜纪念像。这座纪念像于1860年预定建在沙皇村,拟在普希金读书的中学成立50周年纪念日揭幕,后来改移建在莫斯科。纪念像采用了后来获“超等艺术家”称号的雕刻师奥佩库申的设计。1880年7月18日,纪念像举行揭幕仪式。纪念像基座上刻有普希金的一首诗,诗曰:“在这残酷的世纪,我歌颂过自由,并且还为那些 蹇滞的人们,祈求过怜悯和同情。”广场上有个小花园,园中有花岗石台阶、红色大理石喷泉、饰灯等,景色优美。

  俄罗斯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Aurora Crusier)原为波罗的海舰队的巡洋舰,该舰长124米,宽16. 8米,1903年起服役。1905年它曾参加日俄间的对马海役。“阿芙乐尔”意为“黎明”或“曙光”,在罗马神话中,“阿芙乐尔”是司晨女神,她唤醒人们,送来曙光。1917年11月6日,舰上的官兵把舰开到彼得堡尼古拉耶夫桥畔(现施米特中尉桥),7日(俄历10月25日)上午10时,列宁以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名义,起草《告俄国公民书》,在“阿芙乐尔号”上向全国广播,当日晚21时45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炮轰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宣告了“十月革命”的开始。1923年,该舰改为练习舰。在苏联卫国战争中,舰上的9门主炮被拆卸下来,部署在城市外围,组成“波罗的海舰队独立特种炮兵连”,扼守防地。第10门主炮、指挥员和炮兵班,留在舰上迎战。后在危急关头,“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自沉于港湾中,战争后期它被打捞起来,并于1944年修复。从1948年11月起,它作为十月革命的纪念物和中央军事博物馆分馆,永久性地停泊在涅瓦河畔,供人们参观、瞻仰。该舰于1927年获红旗勋章,1968年获十月革命勋章。

  【莫斯科地铁】(Moscow Metro)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铁之一,它一直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漂亮的地铁,享有“地下的艺术殿堂”之美称。1935年5月15日,苏联政府出于军事方面的考虑,正式开通莫斯科地铁。其建设工程耗时仅3年,一期工程建了两条线。第一条线路从索科尔尼基公园到市中心斯摩棱斯克广场,共13站,长11.6公里。后来又建成3条、4条线条线年代末出现了把各条线穿起来的环线地铁。如今,莫斯科地铁全长220多公里,其布局与地面的布局一致,呈辐射及环行线列地铁列车在地铁线多节车厢。地铁每天平均开8500多次列车,担负全市客运量的45%,每天运送的乘客达900多万人次。地铁运行速度很快,时速最高达90公里。地铁站的建筑造型各异、华丽典雅。每个车站都由国内著名建筑师设计,铺设的大理石就有几十种,并广泛采用大理石、马赛克、花岗石、陶瓷和五彩玻璃,装饰出具有不同艺术风格的大型壁画及各种浮雕、雕刻,再配以各种别致的灯饰,像富丽堂皇的宫殿,让人完全没有置身地下的感觉,其中一些作品美妙绝伦,令人流连忘返。地铁车厢除顶灯外,还设计了便于读书看报的局部光源,在车厢门口安装了报站名用的电子显示屏。地铁站除根据民族特点建造外,还以名人、历史事迹、政治事件为主题而建造。

  俄罗斯 【阿尔巴特街】 (Arbat Street)是莫斯科市中心的一条著名步行街,紧邻莫斯科河,是莫斯科的象征之一。著名诗人普希金从1830年起居住在这条大街上,普希金故居就坐落在阿尔巴特街53号。阿尔巴特街曾是艺人和画家荟萃的天堂,保存有许多古色古香的建筑。阿尔巴特街的小店铺一家挨一家,商品种类极其繁多,如暖和的护耳皮帽,精心编制的大草鞋,琳琅满目的耳环、坠子,各种古怪的护身符,别致的小包,印有明星头像的T恤衫,年代久远的宣传画,伪造的证件,古董,雕塑,绘有俄罗斯历届领导人形象的玩偶套人......街头作画的艺人是阿尔巴特街上一道不灭的风景。

  【俄罗斯国家大剧院】俄罗斯历史最悠久的剧院——俄罗斯国家大剧院是世界著名的音乐、戏剧、文化中心,也是俄罗斯及其文化艺术的象征。1825年,俄罗斯著名设计师博韦对剧院进行了改建,改建后的国家大剧院既雄伟壮丽,又朴素典雅,其内部设施完备,音响效果极佳。观赏大厅共6层,可容纳2000多名观众。

  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 (1672-1725年):俄罗斯帝国的皇帝。1682年被立为沙皇,但实权掌握在他姐姐索菲亚手里。1689年平定索菲亚发动的宫廷政变,亲自执政,称彼得一世。1697年随“高级使团”出国到西欧考察,回国后进行全面改革,力图改变俄国落后状况。同时,为了打通波罗的海出海口,同瑞典进行长达二十一年的“北方战争”,于1721年击败瑞典。同年为俄罗斯帝国皇帝,是俄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帝王。

  叶卡捷琳娜二世 【叶卡捷琳娜二世】(1729-1796年):俄国女皇,原为德意志一公爵之女,1745年嫁给俄皇彼得三世。1762年参加宫廷政变,登上皇位。她对外两次同土耳其作战,三次参加瓜分波兰,把克里木汗国并入俄国,打通黑海出海口,建立了庞大的俄罗斯帝国。

  【普希金】(1799-1837):俄国最伟大的诗人、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他的作品是俄国民族意识高涨以及贵族革命运动在文学上的反映。

  普希金 普希金他出身于莫斯科一个家道中落的贵族家庭。他一身充满忧患。由于歌颂自有和解放,1820年被沙皇流放到南俄。1824年又被幽禁在他父母的领地海洛夫村。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1826年9月沙皇“赦免”普希金,将他召回莫斯科。1837年2月,普希金在彼得堡因决斗腹部受重伤去世。

  普希金抒情诗内容之广泛在俄国诗歌史上前无古人,既有政治抒情诗《致恰达耶夫》(1818年)、《自由颂》(1817年年)、《致西伯利亚的囚徒》(1827年)等,也有大量爱情诗和田园。ng体育官网入口注册

搜索